网站首页 | 学校首页 
 
 
  榜样集体
毅然出发,在创造路上行动不止
2018-12-31 10:52 作者:李艺璇 王丹萍 林文洁 王婉洁 

今天你想用什么味道的餐具吃饭?有种餐具不仅可以吃还能选择口味!12月5日,在共青团河南省委主办、共青团河南农业大学委员会、河南省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联盟举办的“青春志愿行·中原更出彩”绿色展博会上,我校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2016级学生甄世航及其团队经过两年努力研发出的“吃吃乐”可食用餐具项目受到广泛关注。由天然五谷杂粮制作而成的餐具,口味独特,环保又方便。

奇思妙想 给生活增添不平凡的色彩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买了饭打包带回寝室吃,没有一次性筷子时就得用常规的筷子,但是用完了会懒得刷,于是就想如果筷子能够用完吃掉就好了。”甄世航笑着回忆起他的灵感来源。看似是异想天开,却吸引了一群伙伴的目光,剖析项目可行性和前景后,这个创新发明团队顺利组建完成。队长甄世航用“师出无名”这四个字来形容那时的他们:队员袁晓楠、苏明阳、韩艳芳、卢俊、王冲及队长六人均来自工程与房地产学院,所学专业和研发所需专业知识差别很大,为此他们特意找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学习与食品相关专业的高中同学求助,还特意委托同学联系专业教授请教专业性问题,不断地改进方案,一步步推动可食用餐具的成型。

队员苏明阳在团队中负责创意设计,他介绍“吃吃乐”这个名字中,“吃吃”代表可食用,“乐”指在让消费者享受食用美食快乐的同时也践行绿色健康的环保理念。他们把解决一次性餐具不环保的问题及传统餐具在一些情况下不方便刷洗的问题作为团队关注的重点。“我们想要研发的餐具味道一定要好,不能为了达到环保的目的而丢失了口感和味道。”甄世航如是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最终选用可食用、易降解的五谷杂粮为原料,从源头上解决了制造一次性餐具导致的林业资源的损耗、环境污染乃至食品安全等问题。除此之外,他们还研制出麦香味、香芋味、抹茶味、巧克力味、椒盐味等多种口味的可食用餐具,在用餐之余还能体验到“饭后甜点”的乐趣。

理论推动实践 实践修正理论

每套可食用餐具由“筷子、勺子、叉子”三件组成,甄世航团队研发的第一代产品为全套餐具可食用,第二代产品为可拆卸半可食用,餐具分为上下两部分,以木质为材质可循环使用的上半部分与可食用的下半部分简易组装使用,循环利用部分材料,既节约成本又方便携带。创新总是要不断推翻现有成果,团队研发的整个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于是团队通过线上发放问卷和线下走访的形式进行了多次市场调查,最终以较高的接受程度打破了内部的质疑。

“可行性达到了,去哪里生产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甄世航的脑中。“寻找生产商”成为了团队努力的重要方向。经过各方打听后,最终他托亲戚联系到一家食品公司,在经过长达四、五个月的洽谈和生产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6月底,“吃吃乐”可使用餐具正式生产成型。恰逢暑假来临,团队抓住暑期社会实践这个契机,在河南省开封市初步宣传推广,不断走访商家。经过数天的努力,最终在两家开封百年老字号连锁店——黄家包子和梅利烤鸭店落地投入使用。

产品能够推广到大众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去,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可食用餐具的造价是一次性筷子的三、四倍,推广难度可想而知。该怎样说服越来越多的商家使用可食用餐具呢?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年轻人对环保产品的接受度还是较高的。关于造价,可食用餐具仅样品只比规模化生产的一次性筷子贵2-3毛钱,还具有‘饭后甜点’的附加值,预期前景还是很乐观的。”队员苏明阳介绍道。尽管未来前景可期,团队仍然面对诸多问题,餐具材质的原因使其不能在火锅等高温场所下使用,在可食用餐具的便携性、耐温性和餐具表面设计等方面仍需继续攻关。

行动创造明天,环保守护未来

收到绿色展博会的邀请时,甄世航和团队着实激动了一阵,但是他们明白,更重要的是要在此次绿色展博会上抓住机遇,奋力向前。在推介会现场,“吃吃乐”可食用项目得到团省委副书记王笃波、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成吾、团省委社会联络部副部长王慧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看着团队从最初只是灵机一动的想法到如今渐步入正轨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甄世航既欣慰又自豪,他讲到:“‘吃吃乐’这个项目对我们意义重大,我们看着它从无到有,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它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将近两年的时间,团队共同努力的过程早已深入他们的心底:熬夜查询资料时的灯光、产生分歧时的争论、在实践时烈日下的奔走不休、为了绿博会上更专业的解答而全方面的准备……可以说,他们收获的不仅是“吃吃乐”,更是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成就与满足。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