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史校史故事 | 三全育人故事 | 奋斗成长故事 | 建功立业故事 | 守望相助故事 | 学校首页 
 
 
  三全育人故事
躬耕不辍 拙守西畴——访原农业经济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履鹏教授
2018-07-06 10:20 吕静怡 齐婷婷 王鹏雅 

【人物简介】张履鹏,男,1929年8月生,天津宁河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49年张履鹏由河北省立高等农校分配到冀鲁豫行署(菏泽)从事农业科研工作。曾任河南省新乡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副所长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作物栽培育种研究,育成新品种20个,效益显著,是我国第一个谷子杂交育种成功推广者,获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被授予“河南省甲等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后又进行农业史、科技史研究,特别是在中国农田制度史方面颇有建树,其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82年调入河南财经学院工作,任农业经济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农史研究会会长,河南省乡镇经济学会会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从事教学工作后,从事农业区划、农业经济史、土地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在土地评估方面成就斐然。共发表论文55篇,出版专著15部,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余项。

张履鹏幼年时期曾在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就读。当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农村凋敝荒芜。为振兴农业,他立志学农,曾在津海道联立、天津市立、河北省立高等农校学习农艺专科长达6年。这些学习经历,使张履鹏有着极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喜看金粟千重浪 韶华辉映科研花

1949年初,张履鹏从农校毕业后,由华北人民政府农业部派往冀鲁豫行署农场(菏泽)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他怀着如火热情,从此开始了农作物栽培育种研究生涯。受上级领导指示,他主要研究谷子育种。谷子,学名“粟”,俗称“小米”,中国古称“稷”,中国古代的重要粮食作物,曾是北方的主粮。但是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进行谷子的育种工作,它的研究资料甚少,他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了重重困难,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到了极致。张履鹏明白,保存品种资源就是保存种质基因的重要方法,因此他首先从保存谷子品种资源开始,收集前平原省的谷子农家种一千余种,经过试验筛选和调查,有的品种直接应用于生产,大部分经过整理保存良好品种资源,还与全国同仁合作编写了《中国谷子品种志》。然后,在谷子系统选育、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成绩后,1954年开始探讨谷子的杂交育种,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谷子杂交育种的一道道难题。“谷子花小期短,比起稻子、小麦,它的杂交率很低。”张履鹏谈及谷子育种的艰辛时如是说。

卧薪尝胆,天道酬勤。1958年,张履鹏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定型的谷子杂交新品种——“新农冬2号”,他创造了中国农业杂交育种新历史,掀起了我国杂交育种的风潮。

上世纪60年代末,张履鹏受国家农业部委托,主持全国谷子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受命之日,他寝不安席。张履鹏为了一句嘱托,长期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无怨无悔。专注于田畴的张履鹏将他数十年的光阴播洒,就是为了能增产高产,让更多人远离饥饿。他终于不辱使命,取得了巨大成功!13年间确定推广新品种20个,效益十分显著。按照1982年的估价,经济效益达11. 17亿元,他因此获得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移犁杏坛勤耕耘 甘洒雨露润桃李

1982年下半年,张履鹏离开了工作30余年的新乡农科所,奉调来到刚刚筹建的河南财经学院,担任农业经济系主任。建系之初困难重重,师资队伍建设成了当务之急。“在那个时期,人才奇缺,学经济的专业老师很少,刚建立的学校招生也比较困难。”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零起步,这些难题都没能阻挡他坚定的步履。

有志者,事竟成。在他的带领下,农业经济系的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有序轨道。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张履鹏一方面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带领他们搞科研,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师资队伍快速地成长起来。他还四处奔走,多方联系,积极举办成人教育,增加收入改善教学条件。 “学校刚建立,需要花钱的地方多。当时系里也很穷,我就一直想把教师的办公条件和福利待遇提高上去。”张履鹏也确实付诸了行动。通过对外举办培训班,既锻炼了教师队伍,又为社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同时还增加了学校和系里的收入。当年从培训班里走出来的学员,如今也都大有作为,成为单位的骨干。农业经济系在全校率先自筹资金为教职员每人配备了1部电脑,极大地改善了教职工的工作学习条件,也激发了他们投身教研的积极性。师资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建设,使得农业经济系成为学校最早拥有硕士点的院系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但是管理水平却相对较低。与此同时,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开始发力,房地产业初现端倪,这对于农业经济系而言是一个专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张履鹏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主动申报新设了乡镇企业管理专业,并主持“河南省国土规划”项目研究。他还成立土地经济研究所,开始进行土地估价研究,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与土地经济挂钩。后来该系还根据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增设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物业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并由此逐步发展成为现如今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新专业的设立,不仅缺乏教师,也缺少教材。张履鹏认为,“让青年教师参与进来,很锻炼人的。”他主动邀请青年教师参加他主持或负责的科研项目,并合力编纂教材用于教学。张履鹏亲自操刀,与中国人大、中南财大、西南财大、河南农大、山东农大等十几所高校合作编纂了《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资源经济学》等多部教材,并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日本出版的《区域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奋笔疾书终不歇 老骥伏枥志千里

张履鹏既是农夫,又是学者,他躬耕不辍,著述颇丰,所取得的各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20余项,其中《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如今张履鹏已离休多年,但他并没有停下写作的步伐,早期的学习基础和长期的工作积淀、教学实践,为他现在的著述积累了丰厚的学养。“大概1年就能写完1本书。”2015年6月,他编著出版《两汉名田制的兴衰》,深入研究探索了汉代“名田制”兴起与衰退的过程和原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他不仅仅停留在农业层面,2010年9月他出版的《中国历代货币性质与融通》论述了从商朝的贝币,到现代的人民币、港币、澳门币的中国历代货币演变,进一步阐明了我国历代货币的衍变过程及其发挥的历史作用。

离休以后的张履鹏,还仍然与南京大学、河南大学共同进行河南全省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研究”,获得国家土地管理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愿将满怀兴国策 述于三村种树书

张履鹏一生成长于土地,也奉献给土地,最后仍守望着土地。青年致力于科研,中年奋斗在课堂,晚年专注于著述。谈笑间,张履鹏已然走过风雨彩虹的88个春秋。如今,张履鹏不会“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他不甘于都市庭院的闲适生活,在郊区的古荥嘉年华农庄承租了2亩田地,搭建了几间茅屋,将自己的离休生涯变成“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悠然田园生活,享受树木交荫、时鸟变声的自然之喜。“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在这里种点蔬菜,养些鸡鹅,既可以与亲朋聚谈,也方便和学生交流。他自豪地说:“培育的蛋鸡新品种能下生态蓝皮蛋,营养十分丰富,真正的绿色无公害。”

“甘为孺子育英才,克勤尽力细心裁”。张履鹏始终关注着后生学子,期望着他们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在把自己的田园、鸡舍打理得井井有条之余,还以此为学生搭建起实践教学平台,并成为他讲述中国农田制度史、探讨我国农田制度未来的最佳课堂。当问起张履鹏对青年人的寄语时,他把自己对科学虔诚的信仰作为对新一代人的希望。他的书房里挂着一首词,“千古兴怀,农耕文化,吾华独占鳌头,今世亦难俦。幸廉颇未老,壮心长留;继往后生开来,更上一层楼。”借此勉励年轻人要为中华农业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他认为青年人要做到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要注重实践,脚踏实地;二是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他也以身作则——从事谷子育种和栽培长达30余年,为的是一份信念,为的是一个真理,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从田野起步;担任农业经济系主任期间,他甘为人梯,呕心沥血,为的是培育师资,为的是为国树才。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