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训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留影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位88岁的耄耋老人,不仅有深刻的思维,还仍然有如此清晰和利落的表达。他关注当下时事,也会谈及很多过往的历史;他关注宏观,也会说不少具体的小事。总之,他话语锋利,思想敏锐,显示出很强的记忆力和思辨力,令人印象深刻、心生敬佩。
这位老人,就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教授杨承训,一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自1952年参加工作以来,这是他奋斗的第72个年头。
72年来,杨承训从实际工作中走进校门,又从校门走进实际工作。他始终胸怀赤子之心,扎根中国实际,走出了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峥嵘之路。
“我心里很着急,就下决心开始研究经济学”
杨承训搞经济学并非科班出身,大学和研究生都不是经济学专业,真正转向经济学研究是1975年,这里有一个故事。
那年,杨承训在新郑农村蹲点,十分努力。到了秋收时节,也是他蹲点要离开的时候。一群老太太突然在打谷场里把他围住,七嘴八舌地说:“老杨,你别走了。你在俺村待了一年,俺们就吃上了黄馍。再待一年,就会吃上白馍了。”
这件事使杨承训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农民的要求太低了,当时我想:为什么农民还吃不饱饭?什么时候经济才能真正发展和发达起来?我心里就很着急,于是,我就下决心要探索中国人民富裕之路。”
这一着急,杨承训便走上了研究经济学的征途。“不是科班出身,刚开始研究,也没太多路子,我就很着急。那也没办法,只能多学习多思考。”据杨承训介绍,当时他想办法找一切机会下企业、农村、市场进行调查,向内行人请教,大量地接触现实经济问题。凡是经济工作会议,他都设法“挤”进去参加,听不懂的问别人。“熟能生巧,听得多了就会听懂。”
杨承训的大学读的是历史专业,他在研究经济学的时候,既注重研究实际问题,也注重将实际与历史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思考。“当时我就研究苏联史,重点是研究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深入研究列宁思想转变的依据、效果及理论上的升华。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1979年就主张社会主义必须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杨承训认为,政治经济学也可以是一门历史性的科学,2023年他还发表了一篇论文《从历史比较维度深化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1980年,杨承训调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开启了他经济学研究的专业道路。此后他的研究更是一发而不可收,研究地方经济、全国经济、历史上的经济形态、苏联和我国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积极参与全国性的经济理论的论争,使他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面对现实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至今为止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千余篇;承担国家社科规划课题8项,其中重点课题6项;获国家优秀成果奖5项,省级奖30多项;撰写《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系统研究》《国有企业总体改革论》《黄河流域经济》《历史的杠杆———科技主导经济发展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等10余部著作。其中《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系统研究》,全面系统研究列宁的商品经济理论,获1998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这是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至今河南省仅杨承训一人获此殊荣。2017年,杨承训入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的“近年最具影响力的30位马克思主义学者”。
“经济学研究应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2008年,73岁的杨承训提出“实施八高工程,化解四大矛盾”的建议,引起了高层关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亲自作出批示,让中央农村领导小组负责人认真研究。
“八高”建议的核心是农产品的价格,“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一斤小麦加了三分钱农民就高兴得不得了,加三分钱对咱们来说算什么?在农民看来就很大。”但杨承训又不主张把补贴给耕地,“补贴给地,他不一定种粮食,应该把积极性补在粮食上,谁卖粮食我补给谁。”
这种对社会基层的关注点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派就是给穷苦人说话。”早年求学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在经济学界研究的基础。他对于中国经济学发展方向的解读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马学是基本指导思想;而“中学为体”是研究中国的问题的主题,同时应当借鉴西方一些有用的东西,即“西学为用”。
“西学为用”却非笼统的“与国际接轨”,杨承训认为,重要的还是坚持中国自己的特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善于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决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但应当明确的是,我们研究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特色的实际问题,决不能把西方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的主流。”
在社会上一些人对新自由主义呈支持态度时,杨承训旗帜鲜明地指出,新自由主义的新手法对中国是灭顶之灾:“‘西气东输’光凭市场能解决得了吗?‘南水北调’光凭市场经济能解决吗?‘西电东送’呢?当然,我们要改革,但是改革是要改掉经济体制的弊病,改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前提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学研究应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数十年来,杨承训的研究一直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无论是深入农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还是以实证方法探索国有企业总体改革之路;无论是研究科技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还是开拓黄河流域经济研究的新领域,都始终立足中国实际,坚持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
立足祖国大地,拳拳赤子热忱。杨承训在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2003年8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他的文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作出批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头戏。要组织好力量。”从此,全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9年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编的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界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这类系统论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认为“开创此领域之先河”。
《人民日报》刊发杨承训理论文章《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2010年,杨承训查出患恶性肿瘤。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愈发珍惜每一点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时光。十多年来,在夫人乔法容教授的照料下,他坚持笔耕不辍,每年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十多篇重要论文,许多研究成果进入政府决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的经济学,是‘实派经济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杨承训的治学座右铭之一。他说:“我治学的方法就是不唯书、不唯西,只唯实。”“经济学如果只停留在数据分析上是行不通的,搞学问是让人明白的,艰涩的术语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经济学研究必须落实到实践中来。”
杨承训最喜欢的两句名言,一是恩格斯说的“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二是列宁说的“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事实而不是教条”。
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是杨承训做研究最核心的出发点。正如他自己所言,由于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就没那么多框框,更容易从实际出发,研究具体的实际问题,从历史知识中我也能更多地知道人民实际关心的是什么。他主张搞研究要边实践、边研究、边写作,打破经院式研究的传统模式,排除“土教条”和“洋教条”的影响,以指导实践为目标追求,以历史事实为立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要平台,以实地调查为重要途径。这便是杨承训自称为“实派”的方法论。
深入一线了解真实而具体的情况、“下水摸活鱼”是杨承训的研究习惯,只要有机会他就深入调查研究,不回避矛盾,对于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从不人云亦云。他喜欢同各界人士广交朋友,特别是同普通的工人、农民、职员、民工等深入交谈,了解情况,听取各方面的呼声。
杨承训有很多的农民工朋友,他在校园散步的时候会和扫地的工人聊天。有时还拿出自己的饭食、衣物送给农民工。他认为从农民工朋友那里可以听到很多“真话”,“这些话我不一定在文章里面直接用,但是它可以作为我感性的基础。”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正是坚持从“实”字出发,他在省内曾调查过400多个企业和50多个县。为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领团队沿途深入6个省区调研,出版巨著《黄河流域经济》。
实字当头、实字当家,是杨承训搞研究的一贯作风。针对国内经济学界有人主张“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为辅”的观点,他2003年至2005年期间,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了《略论自主创新主导型跨越发展战略》《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经济学辨析》《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哪个更划算》等系列文章,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绝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卖给我们,他们甚至还专门设置技术陷阱,利用知识产权卡我们的脖子。”“应当发挥综合比较优势,以科技为主导,既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多元产业链和梭镖形的产业技术结构,把提升产业结构和扩充产业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观点,充满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光辉,在20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深入肯綮、发人深省。
后来,杨承训染上腿疾,行走困难,仍坐着轮椅或通过电话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状况,撰写出许多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成果。
“站上巨人的肩膀,更要勇于超越巨人”
杨承训说,“做学问要站上巨人的肩膀,更要勇于超越巨人。”他认为,既要认真继承前人的成果,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勇于创新,作出新的判断和新的概括,不随波逐流。而且乐于参与理论界的论争,认真地研究各方面的观点,吸收其合理成分,剔除其不科学的因素,在综合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们不要教条,不要机械的马克思主义。”杨承训坚持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看问题,他对笔者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这个观点就需要重新认识,农田具有两重性,既是长期的劳动产品,又是“难以再生”的稀缺资源,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它的价值。“这并不违背劳动价值论,相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运用。”
《管理学刊》2013年曾以《批判与创新:著名经济学家杨承训教授素描》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归纳总结了杨承训批判将“经济人”假设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范畴的观点、批判将“市场化”等同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点、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批判“再批新自由主义就会否定改革”的观点及派生观点的“四大批判”,以及杨承训提出“公有资本要实现人格化”的主张、提出针对黄河流域的经济定位、创建新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经济学、编撰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四大创新”。这些批判与创新,每一条都可谓是对杨承训“我不喜欢人云亦云”的生动阐释。
杨承训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二讲》
数十年来,杨承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主线,在诸多领域有重大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涉及列宁的经济思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农业经济学、科技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黄河流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等。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细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杨承训认为,这开创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统论,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他第一时间着手研究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伏案撰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系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文,深刻阐释了一些重点理论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改变旧的思维定势,革新体系和一些陈旧观念,批判、清除西方的非科学负面影响,尽快完善新时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22年评选“近十年来‘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最具影响力的50篇学术论文”,这篇论著荣膺其中。
“我之所以能够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有新的思考和新的成果,就在于我孜孜不倦地虚心求知,更在于我有一种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独有的情怀——求是创新。”杨承训如是说。
正是靠着这种求是创新,这位1935年出生的老人迄今仍然活跃在经济学思想界的前沿,始终保持鲜活的学术生命和青春,跻身“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之列。
耄耋之年笔耕不辍,在知网上检索到杨承训近年来每年仍发表数篇论文
当笔者向这种精神表达敬意的时候,杨承训淡淡地笑了笑,没有说话,翻出了他202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立新时代潮头,为新使命创新》,找到文中引用的八十多年前毛主席教导全党的话——
“运动在发展中,又有新的东西在前头,新的东西是层出不穷的。研究这个运动的全面及其发展,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大课题。如果有人拒绝对于这些作认真的过细的研究,那他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审核:张睿 编审:刘绍辉 签审: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