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学搞纯理论研究比不过北京、上海、南京,只有立足到地方实践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才能不断创立和创新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这是我们就如何履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学校退休教授郭军在接受采访时开场说的一句话。他说这是他几十年一直唠叨的一句话,也是自己无论在实际工作学习中、还是在科研管理岗位、以及退休以来,都始终坚持的一种理念与追求。
地方大学教师要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开展应用经济社会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
郭军对此深以为然,坚持拉近实际问题,开展应用经济研究,他强调做学问要能“学以致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一定要围绕当前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指向和中心工作、任务部署选题研究。从当年进入大学,学习经济理论,细读《资本论》《论十大关系》《鞍钢宪法》,研讨产业经济、全面质量经济、企业经济等,到成为大学教师讲授经济学理论,发表论著,与同仁交流,郭军研究的中心和重心一直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应用性,都是坚持将所学的理论转化和应用到实践中去,把探索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郭军始终坚持立足河南省情实际,围绕历届省委省政府决策需求开展研究。从90年代末期的“两高一低”“开放带动主战略”,到进入新千年的“‘四个河南’建设”“‘三个大省’建设”“三化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规划”“县域经济”,再到新时代的“开发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等,他始终关注着国家经济发展动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受到党政部门和业界的肯定和赞誉。
郭军教授在为地方县市经济发展“支招”
在数十年的教师职业生涯中,郭军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管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州学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经济管理出版社、红旗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或主笔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特别是他在《学者之见》和地方主流媒体上发表的关于河南经济发展研究的调研性、咨政性、智库性文稿,不仅在省和地市主要领导中形成较大反响,不少意见建议更是得到省委书记、省长等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批示批转,或是被列为党政机关相关部门的工作参考。
以科研管理为抓手,加快学校从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
1994年到1997年,郭军在河南财经学院科研处任副处长,后调任《经济经纬》编辑部主任,1999年再次回到科研处担任处长。从副职到正职,郭军首先在梳理总结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方向任务,即围绕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营造良好科研环境氛围,发挥科研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职能,着力推动学校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按照郭军的话说,他再次入职科研处做了三件事,就是规范科研管理、争取经费支持、动员博士发力。
郭军对全国全省几十所同类和综合类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进行搜集、消化,并契合学校校情,在主管校领导的鼓励下向校长办公会提交了13项科研管理办法,包括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其中还提出了提倡45岁以下教师到相应实际岗位上去挂职学习,增加实践感性认知、提高自身教研素养,以期解决青年教师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学校,难以深化教学内容、难以提升教学效果、难以增进问题导向推动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问题。为了贯彻这13项管理办法,郭军策划召开了学校第一次科研大会,不仅请学校主要领导到会讲话,还特别邀请了省政府主管科研的副省长出席并讲话,引起全校师生轰动。随着这13项管理办法陆陆续续出台,应该说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校的科研氛围浓郁了,还出现了不少的科研团队,申报高层次项目和发表高级别文章逐渐多起来了,精英和领军人物涌现冒尖儿,形成了教师围绕教学做科研、科研更好服务于教学的良好局面,较好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双赢”。
郭军教授在作学术报告
郭军说,当时每年学校预算给科研处的办公经费只有4万元,使得科研职能发挥受到极大的约束,他在对兄弟院校调研的基础上向学校提出了科研经费应占学校总预算比例不能低于1%的建议,后来这一建议被写进了学校“双代会”的校长工作报告,又经过两三年的不断争取,1%的科研经费终于得以落实。科研经费的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科研骨干参与国家和省际活动的学术交流,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与学界之间、与业界之间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交流,有力地支持了教师学术论文与项目研究的开展。与此同时,学校的各种论坛、研讨、沙龙等更加活跃起来。
郭军回忆道,他在科研处期间,每年都要请学校的博士们吃一两次饭,因为在他看来,学校申报学位授权,申报重点学科,申报实验基地等都需要科研成果的支撑,而科研成果来自哪儿?主要就是来自博士群体,博士群体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脊梁。所以郭军总是说,我作为科研处长,我的脸上有点金,有点光,都是博士们贴起来的,我只有紧紧地抓住博士,依靠博士,才能做好我的工作,我请博士们吃饭是应该的,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在科研处任职期间,郭军还深化和放大了由他早期牵头组建的“河南经济发展论坛”。这个论坛由原河南省政府退居二线的常务副省长胡悌云担任理事长,由国内一流顶尖大家担任顾问,围绕国家战略指向和中心工作、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研究讨论。从一开始论坛活动被地方主流媒体报道称之为“京城学者频频走热中原”,省委书记、省长们前来与会,到一期期有内容、有影响论坛活动举办,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更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调动了师生从事科研的热情和干劲。
高水平和高质量教学的内核是拉近实践互动研讨
郭军始终认为,大学教师要在教学的历史长河里讲好一门或两三门课程,要讲专、讲精、讲深、讲广,而要做到“专精深广”,就是后来教育部提倡的上“金课”,关键取决于教师对课程的消化、理解、把握程度,取决于教师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关注、了解、认知程度,也就是一个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问题,没有一定的学科与实践的研究水平,很难谈得上讲好一门课,更别说教学的生动鲜活和高水平、高质量了。
教学效果与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是密不可分的,郭军认为,“研究”并不只是单纯的对课程内容及其学科理论的研究,更包括了学科外延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联系、学科的实践应用性,即拉近经济社会现实来讲好每一堂课,这就要求通过研究,使得教学和实践融会贯通。
郭军非常钟情于课堂上与同学们研讨交流互动。他指出,大学的课堂不能够像过去那么满堂灌,那么照本宣科,教师既要忠于原著原课本,又要拉近经济社会实践,既要给学生以理性和感性的认知,又要让学生沉浸和融入到教学场景、教学内容,使大家听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显然,没有对课程的研究、没有对经济社会现实的研究,谈教学高水平高质量、谈传道授业解惑,都是不可能的。
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国民经济管理学》教学过程,为了讲好这门课,郭军研究了全国不同版本的内容架构和讲解要义,翻阅了二十多门关联课程,还有包括向北大、人大、复旦专任教师的求教学习,尤其是他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参与、走访等渠道广泛接触了政府部门、工商业界,收集到了大量的一手信息数据资料等,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气活力,教与学完全融为了一体。他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全书比作一棵大树,把每一章比作树干,每一节比作树枝,每一个应把握的内容比作枝枝叉叉,同时梳理出每一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梗概和要义概念,加之研讨交流式的教学过程,以至于多少年过去了,一些学生还能记起当年教学的情景与内容。
回首数十年的教师生涯,郭军动情地说,我爱财大,爱我的岗位,爱我的同事,爱我的学生。他在书中将自己和学校比作海和浪花,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无论自己取得怎样的成绩,都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平台和同仁们的激励鞭策。
退休后的郭军放下了教学任务,但他深深感悟到科研习作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社会生活方式。郭军受聘担任省委决策咨询专家和受邀参与到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豫情参阅》的交流中,在学术科研上笔耕不辍。他将自己所著的一些论文集结成《河南经济发展研究》系列书籍,每两年整理发表自己的一些文稿。
郭军教授每两年发表《河南经济发展研究》论文集
如今已经70岁的郭军,满头青丝已然变成了稀疏白发,留不住的时间转瞬即逝,可回首往昔,激情依然炽热滚烫。
仰之弥高,在循着自己的恩师足迹传承前行;钻之弥坚,在热爱的事业专业深埋苦研。几十年来,郭军的研究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践探索,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以及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都闪烁着财大人、财大学者的智慧和光芒。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审核:张睿 编审:刘绍辉 签审: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