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史校史故事 | 三全育人故事 | 奋斗成长故事 | 建功立业故事 | 守望相助故事 | 学校首页 
 
 
  三全育人故事
视频专访丨张改清:扎根农经勤耕耘,严慈相济育新苗
2024-01-18 08:29 拍摄/柴昊 剪辑/郭大鹏 



张改清,女,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2005年入职原河南财经学院工程管理系,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农业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改清教授

作为师者,她严谨认真、严慈相济——

张改清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基本每年都会为大一学生讲解《专业认知》课,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邀请本专业的校友走进课堂,分享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激励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认识,强化对专业的信心。授课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对于上课专注力不高的学生,采取重点提问、重点批改作业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关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张改清(右二)和学生在一起

研究生跟本科生有较大的区别,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科研素养是张改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探索的课题。她认为,研究生的核心是“研究”,研究什么、为什么去研究、如何去研究,在这一逻辑链条中,发现问题是关键。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张改清秉持“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的思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她对研究生培养有几点要求:一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积极跟每位老师沟通交流,汲取每位老师的学术观点与逻辑思路;二是要求每位同学要有学习规划,尽早加入课题组,定期汇报学习成效;三是对学生的要求不降低。开题和论文答辩环节,个别女同学压力大会哭鼻子,张改清不会因为学生流眼泪而放松要求,而是坚持高标准,同时进行耐心指导。

作为学者,她躬耕农经、著述颇丰——

张改清始终与时俱进捕捉政策所向与实践亟需,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躬耕“三农”领域,锚定农地边际化、农业生产服务外包、粮食安全保障等实践前沿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张改清认为在河南研究“三农“问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结合河南农业的特点,聚焦土地和粮食问题,成功获批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地边际化下种粮大户粮作经营行为及政策扶持机制研究”,在此基金的资助下,发表了相关的论文,其中对农地边际化的测度分析有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后来又成功获批“三重资源约束下黄淮海平原种粮农户服务外包选择机理及效应研究”,仍聚焦于种粮农户主体,但研究拓展到如何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解决土地、劳动与生态资源约束的问题。2023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三重资源约束下农户服务外包选择行为研究》,其中对黄淮海平原三重资源的约束进行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测度与判定,对农户服务外包选择机理的推演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

张改清(右一)在调研

近年来,张改清在《农业经济问题》《中国软科学》《经济地理》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45篇,主持厅级以上课题27项,均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和决策参考性。在积极投身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高水平提交了多项咨政报告和产业发展规划,作出了学者应有的智力贡献,例如2023年在《河南日报》(理论版)发表“在建设农业强国中担当使命”理论文章,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肯定。

作为基层管理者,她勤勉尽责、勇担使命——

张改清在担任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期间,积极组织协调教研室完成教学科研等工作,在任期间教研室荣获“河南省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任学院副院长以来,制定了学院科研和研究生管理系列文件,开展了“城乡建设发展系列讲座”,推动了“城乡建设发展系列”专著的出版,启动了研究生开题和毕业论文答辩“导师自组织”的新制度。学校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作为申博重点学科以来,张改清勇担使命、精心规划、通力协作,有序推进申博材料的论证等相关工作。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审核:刘绍辉;编审:刘军;签审:刘绍辉)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