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丽,博士、教授,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教育部留学归国人才,兼任全国经济地理学会理事、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专家等。
自2003年以来,她一直关注区域差异、区域协调、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区域高质量发展等领域,以第一作者陆续在《地理学报》《中国人口科学》《Cities》《Annuals of Regional Science》《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以及其他10余项省级(重点)项目,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并获得了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等多项奖励。
前不久,《财大的先生们》采访了张伟丽老师。城乡规划学院青年教师刘科与张伟丽一起,围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访谈。
文章“高被引”的秘诀
以张伟丽为第一作者,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国际高水平期刊Cities发表的研究论文“Spati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 factors of population flow networks in China: Analysis on Tencent Location Big Data”,总被引108次,且被引文献中有较多高水平期刊论文,彰显了该研究成果在人口流动网络及相关政策制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探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张伟丽在访谈中谈到,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高被引,主要是因为三个因素。一是理论贡献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将新古典增长理论和舒适度理论结合起来去解释人口流动。二是该文的研究是一种学科交叉,用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去研究人口流动问题。三是把传统的数据和大数据进行结合,在人口普查、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引入手机信令数据,时间和空间颗粒度更加精细。
团结合作也是产出优质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张伟丽表示,这篇文章的合作者包括她的老师李小建教授,还有她的师弟、学生,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引领本科生走上科研道路
采访中,张伟丽谈到她在国内人口领域的顶级期刊《中国人口科学》发表文章背后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合作者一共4人,包括她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但是根据期刊要求,作者最多只能署名3人,最后根据贡献程度,本科生的名字得以保留。正是在大二时,张伟丽在课堂上介绍科研项目,吸引了这名本科生同学的参与,大三大四两年时间这位同学也一直在追随这个项目的脚步,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张伟丽认为,引导本科生走上科研之路有三个阶段,即吸引、淬炼、塑造。
第一个阶段是“吸引”,就是用“新”“热”“深”的问题去吸引学生。“新”即新近出现的问题;“热”即热度,这个问题一定是国家急需的热点问题;“深”,就是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挑战性。
第二个阶段是“淬炼”。让学生加入科研的项目组,从搜集文献到数据处理,再到做一些理论上的贡献,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做科研的方法,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塑造”。张伟丽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术素养上的一种引领,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方面的一种塑造。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但要着眼于对学生终身负责,全方位地塑造。
地理学拥有无限魅力
张伟丽认为,地理学是一门能够创造无限可能、拥有无限魅力的学科。她并非地理学科班出身,到学校工作之后才正式接触到地理学,但是接触以后她发现,一生都与地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伟丽在采访中对地理学科做了简单的科普。她表示,古人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理学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地理,实际上地理学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空间上的差异变现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而地理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物,还包括生产方式的地域组合、社会文化的特征等等,所以说地理学包罗万象。地理学有很多分支,比如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农村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产业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生活中处处充满地理。
地理学科与国家战略也紧密相关。例如,国家倡导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需要划定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线,而划定这三条红线,就是地理学学者的研究内容,也是地理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因此学生考研也很受欢迎。
教学科研的平衡之道
张伟丽结合自己的经验,认为平衡教学科研需要做到两点。第一点,就是敬畏课堂、守住阵地,因为教学实际上是大学老师的安身立命之本。第二点,就是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上课的时候,要把最前沿的知识引进到课堂里边,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到课堂里边,使得每一节课传授给学生的,都是最鲜活的知识。在她看来,中学课堂主要是传授知识,而大学课堂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她教授的《人文地理学》在2022年进行了课程改革,当时她说服了学院院长,采用撰写研究报告的方式进行期末考核,既规避了学生突击背书应付考试,也倒逼老师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老师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研究兴趣、研究领域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不仅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教师也在思维碰撞中有所裨益。
寄语青年教师和学生
采访最后,张伟丽也送上了她对青年教师和同学们的寄语。她寄语青年教师,“一定要保持平常心,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失败是常态,成功其实是意外,保持我们的平常心,坚持不懈地去深耕一个领域,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她寄语同学们,“其实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有理想信念,把理想和信念当作夜空中最亮的星,去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披荆斩棘,跨过高山和大海,迎接属于你们的海阔天空。”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审核:丁勇;编审:乔现伟;签审: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