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史校史故事 | 三全育人故事 | 奋斗成长故事 | 建功立业故事 | 守望相助故事 | 学校首页 
 
 
  奋斗成长故事
以译传文,把河南故事讲给世界——访我校外语学院《空中丝绸之路》翻译团队
2022-04-04 10:41 候晓彤、吕思佳、张鑫裕、练娥雨 

近日,由我校外语学院承担翻译任务的“中华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丛书之《空中丝绸之路》成功出版。该书中英文精准对照,用生动细致的语言讲述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缘起、成效和发展趋势,将这条“天路”的辉煌故事讲给世界各国。

从一个单词到一本书,从组建队伍到完成翻译任务,翻译团队成员们紧跟这场“丝路”故事,精益求精,携手共展蓝图。

根基·群策群力铸团队

作为我校最早成立的教学单位之一,外语学院拥有深厚的底蕴,多次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学院教师们不仅有丰富的翻译经验,还有出国研学的经历,而此次“中华源·河南故事”的翻译任务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段新的征程。

在接到翻译任务后,外语学院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抽调教师,组建了一支专业、精干的翻译队伍,而此次《空中丝绸之路》的翻译工作主要由孙建华、韩芳、靳琼、外籍教师Rolvrt Asldy [澳大利亚]负责。刚接到任务时,韩芳坦言还是有压力的。“因为它是一个重点工程,并且有时间限制,同时还要考虑到翻译质量与准确性。”团队老师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也要安排业余时间进行翻译工作。如何在协调好两者时间的同时,保证译文的质量,这对老师们来说是个挑战。

但强烈的使命感让这份压力不足为惧。作为一套被中联部纳入党际交往赠书范围的书籍,《空中丝绸之路》是推介郑州航空港发展的力作,是河南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也是我校外语学院参与到河南省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一步,做好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意义重大。四人充分领会精神,参加相关会议,在大方向上准确把握方针政策;他们与中文撰稿团队建立了微信群,对书本内容、翻译形式等问题进行实时沟通交流;针对原文中涉及到的航空、贸易等方面的专业词汇,他们会查询大量资料,找到最准确的那一个。每一次伏案工作和每一次校对修改都不会削减他们认真细致的态度。

如果说四人是此次翻译工作的“主力军”,那么队伍的其他老师就是提供保障的“后备军”。因为翻译工作时间战线的原因,避免不了出现信息差,队伍里的其他人就负责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等单位联络,协助处理繁杂的翻译工作。偶尔忙不过来时,其他老师也会过来帮忙。一群老师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大团队里,每个人都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共同为外语学院的项目尽己所能,一支紧密配合的队伍就这样被铸造出来。

成效·亮点要点相结合

在翻译过程中,团队以“严谨负责+灵活配合”的工作风格保障翻译任务高质量完成,对于“亮点”和“要点”的坚持,也让此次翻译工作成效显著。

机器翻译辅助人工翻译,是此次翻译工作的一个亮点。在基础的语料库建立起来后,使用机器协助翻译,团队成员们再对译文进行修改完善,以保证内容的质量——这能够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韩芳介绍,机器辅助翻译是翻译学里非常重要的一门课,也是现在翻译的一个潮流。机器翻译想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语料库,作为翻译的基础。语料库越充足,机器翻译的质量和效率就会越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而此次《空中丝绸之路》的翻译成果,对于扩充我校的语料库也作了很大贡献。“关于河南省‘空中丝绸之路’相关内容的翻译,我们建立了一定的权威性,以后相关方面的一些用语、词汇的运用都能以此为标准”。外语学院一直在机器翻译这条路上探索,希望能够不断地扩展学校的翻译语料库,为我校学子学习、为我校翻译工作和河南省中英文教育提供更好的资源。

不同于文学作品艺术化的翻译手法,此次翻译的要点在于“准确达意”。作为“翻译河南”的重点项目之一,《空中丝绸之路》翻译的标准会更高,要求做到政治、语言和术语各方面的正确。而翻译工作又不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避免不同人翻译结果的差异,成员在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之后,还会交换着对照彼此的内容。在审核校对阶段,他们还专门请了中央编译局的专家帮忙审核,保证成品的正确性和专业性。“专家组给的修改反馈意见,让我觉得很受启发,翻译时词语的选择很有讲究,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追求用词的准确性。”靳琼说。在被指出翻译不当的地方时,大家也会虚心接受,并立即按照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在合成终稿阶段,还会由一人专门负责对术语再次进行对照审核,保证全书内容上的统一和准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外事翻译这方面的意识也提高了许多。”韩芳说。

从2020年初翻译工作正式启动,到2021年4月书籍成功出版,“亮点”和“要点”贯穿于整个时间线。翻译出的书籍比预想的更加优质,这是对这段时间工作质量最好的评价。

前行·丝路魅力渐彰显

看到印刷精美的成书时,团队成员用“意外”和“开心”形容当时的心情。靳琼说:“这次有幸翻译这本书,于我不仅是一次宝贵的翻译实践,也使我了解到了我们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辐射和影响,深感骄傲和自豪。”未来,在教学实践以及河南形象对外宣传等方面,空中丝绸之路的魅力也将渐渐彰显。

收获反哺教学,此次翻译工作的经验对于教学实践也是一次很好的回馈。《空中丝绸之路》的翻译成果为学校积累了专业的语料,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运用到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这次实际操作的经验讲给学生,而且可以拿出来作为案例放到课堂上,甚至可以给学生留作业。”老师可以用亲身经历提醒学生哪些地方要怎么翻译,哪些点是容易忽略的,哪些部分需要详略呼应……这些经验在教学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团队成员眼中,《空中丝绸之路》更像是一张名片。这本书讲述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助力河南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中原崛起的新引擎的生动实践,对于加强国际社会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一张名片,它能够让人们了解河南是什么样。”对内,它可以让许多河南人了解本省空中丝绸之路的体量之大、成就之大;对外,它可以加强国际友人对河南省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贸易工作的了解。“至少它是一扇窗,让别人看到了河南省的建设成就。”韩芳说。《空中丝绸之路》是一个特别的角度,它和该系列其他丛书一起,将河南形象多角度地展于纸上,助力“翻译河南”工程的发展。

《空中丝绸之路》的英文翻译任务圆满完成后,该系列丛书的另外两本《陆上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的翻译工作也将由外语学院执行,如今已经立项,并已开展工作。“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有了此次工作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后续两本书的翻译任务也将更加顺利地进行,更多的河南故事也将在我校教师的参与下展现魅力。

“空中丝绸之路”这条路,将河南发展与世界相连。而翻译工作也是一条路,一言一词将不同语种相连,将河南丝路的建设成果与对外传播相连。以书载路,以译传文,“空中丝绸之路”的华美篇章正通过这一词一句讲给世界。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