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史校史故事 | 三全育人故事 | 奋斗成长故事 | 建功立业故事 | 守望相助故事 | 学校首页 
 
 
  奋斗成长故事
思考和行动永远比抱怨有用——访“出彩河南人”第三届最美大学生、我校优秀毕业生张高美
2022-11-07 10:43 文/黄思琪 蒯方源 王怡斐 段晴耀 陈雯莹 

张高美,统计与大数据学院2018级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数农通”创业团队创始人,从2019年到2022年,在张高美及其成员的不断努力下,“数农通”项目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等国家级奖项13项、其他奖项20余项,获得6项国家级专利。

2020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青年抗疫的队伍,参加“燃灯计划”、“乘风破浪”志愿者团队公益活动,贡献突出,被评为青年优秀志愿者。2022年获得第五届“出彩河南人”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紧盯科技前沿,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刻苦攻关,施展才华,在青春奋进中实现人生出彩。

张高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创新创业方面,她用一丝不苟和百折不挠将兴趣化为实践。一路上胸怀理想、不忘初心。

在抗疫战场上,她是为了家国大爱勇敢冲锋的青年战士。在疫情爆发初期,积极投身“燃灯计划”志愿者活动,组织“乘风破浪”志愿者行动。一路上与时代并肩同行,拼出青春出彩的高光时刻。

“只要是能挺过来的困难对我们来说都不算是困难”,当被问到在创建数农通项目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时,张高美这样回答。

用脚步丈量,拿真情呵护

    1.请问你创办“数农通”项目的初心和契机是什么呢?

答:我高中是文科生,对3S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很感兴趣。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给予了我一套将兴趣化为实践的方法论。而且我们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我们作为青年人更应该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我们项目的初心就是打破科技与农民实际生产之间的断层,知天语,卫星遥感监测,察地墒,农业物联成网,服务三农,融通四海。

2.你曾带领团队荣获十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大赛奖项,并且切切实实地助力了我国乡村振兴,能分享一下在参赛过程中的心情吗?

答:参赛看似仅仅是个人的比赛,但我们却将一次又一次的参赛当成了学习的机会,一方面评委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前辈,他们会从市场的角度给予我们项目一些完善发展的建议;另一方面来参赛的其他团队也都是经过层层选拔非常优秀的团队,他们的创新思路、商业模式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更重要的是,除了调研实践,比赛的过程也是验证项目市场价值的过程。每次参加比赛我们都会非常激动,认真准备,争取做到完美展示。

3.国家鼓励和支持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你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国家给予了我们最优惠的创业政策、创业帮扶服务,学校也免费给我们提供了舒适的办公场地,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机会,把握机会,趁着年轻多实践、多创新、多创造。

4.父母老师和朋友们知道你在进行这样一个创业项目时,他们对此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答:父母对我创业是非常支持的,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资金上,他们觉得我做的事情有意义,就放手让我去尝试去锻炼。

我的创业导师李怀强老师是最先支持我想法的老师,他第一次听了我的项目概述就觉得数农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好项目,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并且李老师也是一步步给予我们指导,陪伴我们和数农通一同成长的老师,真的非常感谢李老师。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

    1.在新冠疫情爆发之际,你参加了“燃灯计划”,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我的两个姐姐都是医护人员,2020年大年三十疫情爆发,姐姐们都没有回家过年,毅然奔赴抗疫一线,我深受鼓舞,虽然我不具备专业的医护知识,但看着这么多同胞物资短缺、医生护士物资告急,我也很焦急,秉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想法参加了这个公益活动,负责统筹对接求助者、爱心捐赠人士、志愿者、医院、医疗物资爱心厂商、物流运输等。

2.了解到你在工作中,曾遇到一位不在驰援地区的村民,你以个人名义对其捐赠了100件一次性医用防护服,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当时我们的“燃灯计划”主要帮扶的是除武汉外湖北其他地市县,因为当时社会上大部分物资都流向了疫情重灾区武汉,但武汉周边的其他地市疫情也非常严重,物资也很紧张,所以为了避免“灯下黑”情况的出现我们成立了“燃灯计划”公益组织。

有一天一位来自甘肃的先生加了我的微信,说能不能也帮帮他们,然后我立马跟公益组织高层反应情况,看能不能将物资给他们也对接一部分,但因为我们公益组织本身是有明确定位的,我们的物资也实在不充裕,所以就没有批下来,但我实在无法忽视营滩乡卫生所医生们的求助与需求,于是便将自己的压岁钱拿出来为他们购买了100套一次性防护服,其他成员也纷纷捐献,虽然不多但可以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几天后我也收到了当地政府的感谢信。

3.后来你又投入了“乘风破浪”志愿者团队,开发了一款公益性的防疫测试工具,这个创新灵感来源是什么?

答:因为在物资捐赠对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论如何调度物资,物资都是紧缺的,医院也没有足够的床位,最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帮助群众树立疫情防护的观念,向他们普及防疫的常识、知识,观念上的防御要比物资上的补救重要得多。所以基于此“燃灯计划”公益项目结束后,我又创立了“乘风破浪”志愿者团队,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有医学院的学生、老师、IT工作者等等,共同开发了一款防疫测试小程序,后期又通过志愿团队翻译组与宣传部的努力将小程序测试题翻译成全英版本,免费分享给意大利、荷兰、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网友。

4.你每日工作时长达14-16个小时,为公益活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段抗疫经历中,你最大的收获或者感想是什么?

答:当时确实非常非常辛苦,工作量很大,但我不能辜负那些爱心人士对我的信任,不能辜负那些向我们求助的同胞们的期待。最大的收获就在于,明白了原来在这个快节奏,看似人与人关系疏离的社会其实是无比温暖的,大家都来自全国各地,但心是在一起的。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

1.你在得知自己获得了“出彩河南人”第三届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的消息时,心情是怎样的呢?

答:当得知获奖的那一刻惊喜又意外,因为其他同学也都非常的优秀,他们的事迹个个也都值得我去学习。

2.获得“最美大学生”的称号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一份担当、一份使命、一份责任。

3.获得“最美大学生”这个称号,你有没有特别想感谢的人?想对他或者他们说什么呢?

答:这次的荣誉既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所有数农通团队成员努力的肯定,感谢一路走来老师、前辈们的指点与帮助!感谢所有数农通成员的支持信任与不离不弃!我们不会忘了自己从哪来要到哪里去,乡村振兴,我们永远在路上。

4.你有什么话想对正在创业或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们说吗?

    答:想对正在创业的同学说:压力、困难、经济大环境从来都不是我们这群创业者止步的理由,选择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选择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想办法破冰是关键,思考和行动永远比抱怨管用。专注于做好自己领域的事情,只要你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之后的一切荣誉光环或者是你想要的那些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来,所以说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你做这件事情就是去做这件事情,不要考虑太多,不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也期待在创业路上能与更多优秀的朋友们多多交流。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