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党史校史故事 | 三全育人故事 | 奋斗成长故事 | 建功立业故事 | 守望相助故事 | 学校首页 
 
 
  守望相助故事
“康师傅”燃灯,传递仁义和担当——访我校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副教授康东亮
2022-03-31 10:33 张天翼、候晓彤、曹战胜 

“当一个人民教师,可不是说纯粹是教书。因为在社会上你要有担当,你必须有担当。”康东亮是我校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副教授,作为河南省省直“身边好人”、河南省“最美教师”、“创新者说”活动发起人,康东亮的每一个身份,都在诠释着这句话。

力行公益,诠释担当

康东亮2003年第一次正式接触公益活动,是跟着导师一起创立华博基金会,并担任基金会河南省秘书长,用大众的爱心捐助去帮助商丘艾滋病村的孩子们。这次志愿活动开启了康东亮的公益之路。

十几年来,康东亮参与过的志愿活动不计其数。他发起“小蝌蚪助学基金”,资助南阳市社旗县朱集镇8名失学儿童;他加入“豫医联盟”,和白衣天使们一起奔走在田间地头,送医、送药、送教;他组织“燃灯计划”,和我校李怀强副教授一起,为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前线物资保障和后方支援作贡献。

“我必须站出来”,这是康东亮在做公益时常说的话。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他冲到抗击疫情志愿工作一线,第一时间协调各方力量支援抗疫。2021年7月郑州特大暴雨,病愈刚刚出院的康东亮又一次站了出来,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救助活动,多方募集救灾物资。“这场暴雨涉及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安全,这个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我又是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支部书记,我必须站出来。”他和我校教师一起,趟入已经渗水30厘米深的地下室进行排水抢救物资。作为华中师范大学郑州校友会会长,他接收校友捐款,把大家的爱心变成灾区最需要的物资,送到受灾者手中。“站出来”,这是他的责任担当。

校内灾情稳定后,康东亮作为“燃灯计划点亮河南”的发起人之一,又投身到全省的洪灾救援中。13天内建起10个微信群,省内外1000多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抗洪志愿活动中,出动志愿者8000多人次,省红十字会门前搬卸物资有他们的身影,新乡分发救援救灾物资同样离不开这些志愿者们。暴雨之后,高速公路封路,康东亮积极联系各地卫健委,办理通行证,提前解决物资的运输问题。

康东亮说,“做公益时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做的过程,忙忙碌碌的就是幸福。”多年的公益活动,充实着他的生活,也在铸造着一位人民教师的担当。

代代传递,育人不倦

谈及自己坚持公益的动力时,康东亮说:“我其实也是在传递,恩师传递给我,我再继续传递。”在课堂内外,康东亮将这种精神渗透进对学生们的教学中去。

课堂内,他利用一些细小的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康东亮会在白板上写出一些英语,如:“don’t spit on the floor”。他让学生翻译,在翻译中告诫同学们不要随地吐痰。康东亮也会在课代表双手接过他递给的名单时,向学生表示感谢,以此教导学生们的尊敬之心。就是这样的小行为让康东亮在课堂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课余,康东亮创建了一个“大手拉小手”的志愿者群,将对公益活动有兴趣的学生拉进去,在这个微信群里,康东亮时常会发布一些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样的,燃灯计划亦是康东亮鼓励学生,促使学生更多关注公益事业的一个平台。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康东亮说:“我主要还是喜欢和同学们交流,这是我最大的爱好。我觉得让我人生最幸福的地方,就是跟同学们交流。”私下里,康东亮更是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学生们会喊我‘康师傅’,我很开心。”康东亮对于学生送给他的昵称欣然接受。刚毕业的那几年,康东亮就住在学生们的宿舍楼,这让他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给予学生们及时的帮助。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同学生间的距离在缩减,他的知识也在不断扩展。正是因为这种“传递”,让康东亮紧紧地与学生们联系在一起。

上下求索,创新不止

为了教育创新,康东亮做了许多尝试。2019年,他和我校刘媛、法玉奇老师一道,参加西交利物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回来后他参加并主持了“创新者说”郑州第二期活动,与第一期不同,他动员自己的学生与同事都参与其中,教学改革创新的参与者不再只是老师,更有学生,企业家。产、学、研三者齐聚,互相交流看法,表达自身对其他参与者的期望和建议。“能够把最新的、最好的教学理念引进到我们学校,这是我非常欣慰的。”不仅如此,康教授更有自己的3.0想法——让家长也参与其中,解决家长在学生大学教育中缺失的问题,为教学创新提供另一个视角。

康东亮认为,独立思考能力是大学应该传授的最重要的能力。行业发展太快,创新活动的意义就是引领学生赶上社会潮流,“首先教育者要改变,然后学生的理念要改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康东亮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上个月我看了12本书。”其中有《资治通鉴》这样需要一点点“啃”的书,他说“看过之后,我就可以跟学生们分享,告诉他们答案需要自己去找。”在他眼里,“尽信书,不如无书”。他还会将自己外出培训时的感受分享给学生们,在红旗渠培训结束后,他将自己感受到的老前辈们在建造红旗渠时那种团结协作、艰苦创新的精神品质讲述给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我得无愧这些称号,这变成一个激励了,我要好好地继续努力。”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康东亮言辞不多,却用行动让这些称号一直闪烁着光芒。在教育的田野上,这位园丁一路求索,传递仁义,照亮前行路。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